让特殊群体有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刘先生生活在辽宁省沉阳市皇姑区新乐街廖大社区,家里有很多智障人士。他通常靠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和靠收集废品获得的收入为生。
“平时特殊群体是社区关注的焦点。面对这种流行病,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照顾。”疫情爆发后,社区工作人员担心刘某的家人缺少足够的消毒用品,因此安排他们每两三天定期来一次消毒,戴上口罩,并协调大米,面条等各种日用品。通过残联为刘添油。
城乡居民,贫困人口,残疾人等。过去一年,地方民政部门坚持“保护基本,覆盖底线,造福民生,编织致密网”的要求。 ”,并采取了更多措施来“及时提供帮助”,以进一步增强特殊群体的获得感,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只有解决困难群众关心的紧急,困难和烦恼的事情,我们才能确保没有一个家庭或一个人不容错过。在过去的一年中,民政部采取了频繁的措施,将重点放在特殊群体上:进一步规范和改善农村生活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,并指导所有地区在保障社会救助方面扎实工作。全面加强对穷人的权力下放服务;政府与有关部门一道,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实际上没有家属的儿童的保护的意见,这是首次将实际上没有家属的儿童纳入国家保护范围。政府与有关部门一道,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危难儿童照料服务体系的意见,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危难儿童照料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。政策和一项福利基金,各级民政部门将党和政府的热情传递给了特殊群体。
威海市民政局局长栾波说,在流行期间,威海中止了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津贴和生活津贴的撤出,充分保证了有需要的人们顺利通过该流行病。流行病结束后,低收入居民逐步退休的政策延长到六个月,带备案卡的贫困家庭的逐步退休延长到今年年底。栾波说:“自该流行病爆发以来,威海增加了316名低收入者和155个贫困家庭。目前,有192人获得了临时援助,并支出了50万元人民币。”
截至2019年底,全国有4316.6万城乡居民。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标准支出1607.4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7.6%和10.4%。全国共有467.000名贫困人口用于救助的资金381.2亿元。全年共有977.1万人获得临时救助,临时救助支出128亿元,人均平均救助水平为1395元。全国流浪乞讨人员129.3万人次,支出24.5亿元。建立了两种残疾人补助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,惠及106.93亿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1354.5万人。
考虑群众的需求,担心群众的需求。
近日,吉林省白山市扶桑县民政局开通了“网上渠道”,全面实施了新增救灾物资的网上审批。借助独立开发的社会救济在线办公平台,它确保合格的边缘家庭,有需要的孩子,留守的老年人和其他有需要的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生活援助。
“效率太高。过去,人们不得不回到社区大厅登记生活津贴。有时他们不得不来回旅行几次。现在,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生活津贴的登记。通过拿起他们的手机,可以节省我们的运行时间。这项服务确实是人性化的。”谢某,常年出国留学最低生活保障目标